《迷梦》以朦胧诗意的笔触勾勒出都市人在现实与梦境间的精神漫游,通过月光、霓虹、迷宫等意象群构建出充满现代性困惑的隐喻空间。歌词中"碎玻璃折射的月光"与"电子屏虚拟的朝阳"形成尖锐对照,暗喻数字时代人类感知系统的异化——当科技介质成为认知世界的滤镜,真实与虚幻的边界开始溶解。无数个"未接来电在虚空回荡"的细节,揭示出现代人被社交网络异化后的孤独本质,那些闪烁的消息红点恰似卡夫卡式城堡发出的永远无法真正抵达的召唤。副歌部分反复出现的"旋转门"意象颇具存在主义色彩,既是西西弗斯式生存困境的当代变体,也隐喻着消费社会令人眩晕的欲望循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歌词对时间维度的处理,晨昏界限的模糊与记忆碎片的闪回,共同构成后现代时空坍缩的文本实验。最终落在"用影子与影子对谈"的结尾,将主体性消解推至极致,这种充满物哀美学的表达,实际上是对海德格尔"被抛状态"的东方诗意诠释,在华丽颓废的词句之下,涌动着对存在本质的哲学叩问。